顾熠几人并没有给自己定制
目标,到了该发专辑的时候,专辑自然会发的。
“什么时候开巡演?”对方追问。
顾熠只能匆忙线,假装自己暂时不在。
何钊倒不是想和对方合作,和对方同台的话,他的弱恐怕会毫无保留地暴
来,很丢人,但他确实想听听对方的指
。
他倒是问了,对方回了一句话――“想知吗?先发六专。”
“主要是……六专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吧,但是现在的度很难得,我们担心放弃这个机会,
度就没有了。”
四专到五专的间隔很长,而五专到六专……最近 「今天发新专了吗」这个账号的容已经从简单的「没有」变成「已经xxx天没有发新专了」和「你们是不是忘记自己还有歌迷在」。
袁承:“……”
这种追问速度,本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吧?
从某种程度上说,「乐声」平台六专的样
比粉丝们夸张得多。
论文翻完了之后,对面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语气:“六专呢?”
对方沉默了片刻,然后回了顾熠三个字:“你等等。”
主打的就是对行良心上的谴责。
“发六专之后吧。”
何钊也快屈服了,不知「乐声」那边到底走了什么渠
,邀请到了一位很有名的音乐剧演员来和何钊合作。
平台开办以来,「乐声」参与过好几位海外歌手在国的演唱会,线上版线
版都有,但国
歌手去海外的表演机会却很少,就算开一场小规模的演唱会,也属于自娱自乐罢了。
顾熠:“?”
顾熠微微一笑:“不知。”
还不能评论她的猫咪表包丑,一旦评论了,她就会回一句「猫好,人坏」。
顾熠的应对方式是,发给对方一份超长的论文:“等我把它翻译成英文。”
有一位非常长的歌迷,自《荒诞的真实》那张专辑发行后,她就把自己的微博名改成「今天发新专了吗」。
顾熠依旧皱眉:“我很好奇,对方是从哪儿找来的翻译?”
然后顾熠发现,对方的微信昵称改了,现在是「今天发六专了吗」。
“什么时候发六专?”
“成熟的专辑已经可以自己写歌了,我们的专辑还不会写。”杨艇慨
,“「乐声」真的很会抓人
肋。”
袁承&顾熠几人:“……”
……
在这天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熠几人都受到了一种deadline的压力。
从一专到五专,她已经持了好几年。
当天晚上,顾熠面前就现了一篇完整的英文论文―――原版。
何钊叹了气:“我也……”
「乐声」的确想促这件事。
略一看,毫无
病。
六专确实该酝酿了,毕竟《变》已经发行很久了。
袁承:“真不是。”
几位合作方的了解,如果本毫无收益的话,对方应当是不会提
这个计划的。
呵,为了钱,他可以忍。
同样的问题他也问了季迟他们,不得不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还是有理的,组团久了,思维都同化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心理施压。
遗憾的是,没有良心。
毕竟他是半路家的演员,和专业选手依然存在差距。
六个人里有五个回了他「不知」,杨艇的回答则是「你痛苦吗?我看你吃的比谁都多……」
绝大多数时候,她的微博容只有两个字―――没有。
而到了发新专的日,这位歌迷的微博则会改成「发了发了发了」,在
上一堆尖叫狂喜的丑猫表
包。
顾熠问袁承:“他以前也是这种风格吗?”
“他居然把我老师找来了,简直……丧心病狂。”
经纪人瞅了他一:“你们也是时候发六专了,你知
我最近被
得多痛苦吗?”
问候主题只有一句―――六专什么时候发?
“你们以为「乐声」是怎么到业
第一的?「乐声」背后没有大资本,只靠自己杀
了一条血路。”
「乐声」这位负责人也不只有袁承的联系方式,六人的联系方式他全有。这边和袁承通过了电话,顾熠几人的微信同时收到了对方的亲切问候。
第210章 210 引狼室?
看在钱多的份上。
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应对方式。
“等六专发了,我们再找海外的合作方宣传宣传,争取一度就行了。”袁承
,“六专一定会有的,放心吧。”
“一场巡演加上海外场也不是不行。”袁承坦然
,“之前我们就有开海外场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