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拍拍公瑾的肩膀像两个认识很多年的知心朋友那样甚至给他个拥抱,又觉得那样太矫,不适合他们从一场辩论结
的梁
互怼多年的关系。于是最后他只是眨眨
冲淡了空气中忽而升腾起的
意,刻意有些狡黠地勾起嘴角,“师兄也知
我是过目不忘。你要去的地方,我可都记住了,收不着你的明信片,我就把当年的录音群发给孙吴所有人。”
周公瑾嘴角似乎有些不悦地撇,目光却是温柔的,“你可真是不坑我不舒服。你想收我寄的明信片,先把荆州占住了再说。”
之后周公瑾就离开了孙吴,开始时诸葛孔明以为他是在一个人行环球旅行,后来才陆陆续续从孙吴那边听到那边关于他的消息。他知
周公瑾组织了一个小型独立乐团,名字叫
“舒城”,自己同时担任投资人、编曲和首席等角
,在全世界的不同城市“巡演”。说是巡演,其实周公瑾也压
不在乎有多少观众愿意来听,就像他在大学时一样,他们只找些书店或者咖啡馆表演,有的时候甚至就在公园里
天表演。虽然这么多年
来也的确积累了一批国
外的支持者,但终究不是什么知名乐团,人员
动
很大,大
分时候
不敷
,都是周公瑾自掏腰包。不过他也不缺钱是真的,但看孙吴为他保留的
分
份每期的收益就足够他支付乐团的开销和成员的工资以外绰绰有余了。
开始的几年他确实经常收到周公瑾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上面什么也不写,只有收信地址和层层叠叠的一大堆邮戳。后来他跟着刘玄德去了成都,听荆州分公司说明信片还是照常寄来,但他也嫌麻烦,只嘱咐那边帮他收着,也不必转寄。
吕明设计拉关云长
之后他也曾想起那日他与公瑾最后的谈话,他说他宁愿在孙吴与他竞争的是周公瑾的确是肺腑之言,虽然后者也是心
气傲求胜心切,但至少向来光明磊落,是不可能搞商业间谍之类的
手段的。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偶然想起他,他们俩的关系并没有
络到有必要相互打听近况,寄明信片这个行为本
对于诸葛孔明和周公瑾而言既是有些别扭的关心,也是一种只有两个人能理解的相互示威。
再后来,他最近一次得知与周公瑾有关的事便是那把世界级名琴易主时了。早在二十多年前,那把斯特瓦斯所制的小提琴就拍卖过一次,据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周公瑾也去了,不过也只是远远地看一
那把能以岁月为弦的小提琴。纵使周公瑾如何
傲聪颖,想必那时的他也不会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这把名琴的主人,怕是连产生这个念
都要嘲笑自己不自量力。
拍这把琴的不是周公瑾,而是孙伯符。
孙伯符的遗嘱中有一条隐藏容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只有他的遗产执行人孙仲谋知
。一旦这把小提琴再度问世,孙仲谋就可以将孙伯符生前所持
份全
收购,以获得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渴望的,对孙吴集团的绝对掌控权。而前提是,这笔卖
份所得的,属于孙伯符的收益将被全
用于竞拍斯特瓦
斯小提琴,因此这次拍卖上排
天价的细节才不能对外公布。
周公瑾这场漫长的旅行持续了十二年,这才终于走到了终。
周公瑾从外套里取护照,递给诸葛孔明,后者却摇摇
,“我当时
本没在意有哪些国家。”周公瑾还没来得及发作他就又堵了一句,“录音笔也是假的,哪就真那么巧能趁着你来准备只录音笔。”
公瑾无话可说,到嘴边的质问咽了回去,无奈地摇摇,“兵不厌诈,你啊……”他叹了
气――这次是真的叹气了,“我早该回来了。只是――”
“只是你还没有准备好重新回’周公瑾’。”孔明低声说,“是吗?”
公瑾看了他一。惊讶,痛苦,怨恨……还有释怀。“我真是怕了你了。”他苦笑着,无意识地转动戒指。这个动作让诸葛孔明浑
意识地一僵,“我很多次怀疑,现在的我虽然活着,但我到底是作为’周公瑾’活着,还是一个他不曾带走的影
。大学时我为了他不顾一切的从自己原本的生活中
跟着他加
了孙吴,他死后还是因为他我又一次从自己好不容易再次稳定
来的生活中
离,去他去过的地方,住他住过的小旅馆,在他常去的餐馆吃饭。”
“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