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请你记住,你的肩上,是整个大宋。”楚辞叹了气,她纵然有上帝视角,都没有信心救大宋,更何况是
在局中被蒙蔽已久的赵佶呢?
那一天,赵佶终于完完整整地背了他的那篇《罪己诏》。
他开始自满,开始堕落。
于是他新政,兴学,建立孤儿院,变法。
他该如何一个好的君王?他不知
。
他从来都是想让大宋走向巅峰,而非以百姓之血温养自己,以致灭亡。
他的上已经写满了当初罪己诏里的
容,像是刻
的符文一样隐隐发
。
“一开始……我想一个好的皇帝……”
那是祖宗的夙愿。这个词像是蛊毒一样扎他的脑
里,挥之不去。
他只知最后他说了“好”,从那以后,一步错,步步错。
他们说……到底又是谁说的……他的成就已经让大宋到了丰亨豫大的地步,应该建造艮岳,与民同乐,广宣仁德。
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
“我不想的……我不想的……”他自知所有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因而到最后只变成了一句“我不想。”
究竟是怎么到这个地步的?
她不想看到大宋的灭亡,不想再看到“故国悲凉”了。
是蔡京在教他。
大宋国库确实愈发充盈,国力盛,百姓安乐。
他很兴。可是从来没人告诉他,他的钱,并没有到百姓的腰包里。
“我不想的……我没想到……”他哽咽着,愧疚和悔恨终于涌上心,“我没想到会这样……”
是什么时候动摇了?被迷惑了?他不知。
“可是……可是……”他终于像失了母亲的婴孩一般崩溃大哭,把他那些或许从未有人知的彷徨无措宣
来,“我不会……我不知
……”
一开始,他只是端王而已。
蔡京开始捧他,说他是万世明君,说他能带领大宋到巅峰。
“不是的……”赵佶见她哭得伤,心
戚戚,也忍不住哭起来。
他要造艮岳。“丰亨豫大。”他想用艮岳来展现他的政绩。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开始的?”楚辞的泪止不住地往,她不知
在为什么而悲哀,是在为那些丧命的百姓,还是为罪有应得的赵佶,还是为什么也改变不了的自己。
楚辞的罪己诏写着写着忘了词,到最后,她写了一句,“甘心万里成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他一开始没有同意。他知,现在不是时候。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朱勔以花石纲媚上。其实他付了钱的。库里的钱越来越少,江南运来的石
越来越多。
“我知错了……”他知错了。他真的知错了。
金国兴起,辽国衰落,是王黼告诉他,他应该联金抗辽,夺回幽云十六州。
蔡京也劝他不可以。可是他们一直说,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