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妈咪的心理相对比较好描写,因为她最主要的人生驱动力是反抗荒诞的命运以及对权力与荣耀的政治求。所以虽然
经验丰富,但她的对人的
比较直白,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我
你那就对你好,我恨你就要你死。不过要说她对儿
纯粹只有憎恨也没有这么简单。前世或许这样,但这一世“伊安”的
现让她意识到,如果儿
不是“儿
”,单纯以一个陌生个
的形象
现在她面前,她会有好
(虽然很悖谬的是,这种好
很可能
自铭刻在二人血脉间的遗传
引),同时儿
偶尔也能引起她一些母
,当然她不会承认hh
总之母关系就是
复杂的,每次刻画儿
的心理我都觉得很抓狂,怎么会有人活得这么累!!和妈咪
他都开心不起来(虽然鸡巴
到了),越
越痛苦,越
越虚无,越占有她越意识到自己永远得不到她,导致恨她也恨无能为力的自己(名副其实的
恨)――他对母亲的
始终在绝望和甜蜜之间,苦难与阳光之间,牺牲与屠杀之间挣扎摇摆,所以他的结局只有两种极端――要么英雄,要么祭品。要么杀死她,要么为她而死。
两个人乱就是他回到她
生的地方(是不是又有
像咬尾蛇hh)。
在这里bb了一大通,可能说得有晦涩,我好像也没法通俗地表达,但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磕到嘿嘿。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弑母其实也是乱渴望的
现,杀死对方本
就是占有
最极端与最终极的
现,对她的憎恨本质上还是因为
而不得――对她的渴望和
念长期被压抑、长期得不到满足,埋藏在无意识里,变成一种煎熬无比的折磨和痛苦,可能升华为自我牺牲的
,也可能转化为摧毁对方的恨,所以有位读者说得对,妈咪和儿
的
恨和生死本质上都是一瞬间的事,全在儿
一念之间。
然后母关系又是人类最本源的关系,
于自我保存,我们天生就有依恋母亲的本能,婴儿时期即渴望与母亲密不可分。荣格提到力比多会有一种回到本源的退行动力,但是乱
禁忌阻遏了它,所以我们不得不找别的象征作为母亲的替代品。如果我们依旧
持乱
的渴望,母亲就可能变成“恐怖母亲”吞噬掉我们的自我,使我们失去独立
。因而荣格认为,真正的英雄通过杀死恐怖母亲成就自
,和象征理
的父亲实现认同。这种非常男
中心的视角实际上就是英雄叙事的本质,也是原著弑母
节所
现的――儿
杀死母亲,为父报仇,从而成为真正的君主。
咬尾蛇这样矛盾的符号恰好就很贴合母俩畸形又扭曲的关系、他们交织在一起难以挣脱和分割的生死命运,以及获得重生的救赎之途。
同时命运决定格,
格决定命运,妈咪和儿
的mbti分别是entj(果敢
,行动至上)和infj(深刻细腻,但容易陷
多面的矛盾)哈哈。
因此前世和今生是一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