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力,比很多演员都有张力。”
迟叛见杨晓味的相机又对准了自己,忙抬手挡了挡:“再拍收费了啊,演唱会门票算。” 话虽这么说,嘴角却没忍住往上扬,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她脸上,把那
玩笑话里的促狭衬得格外生动。
茶铺的铜铃又响了,这次是送桂花糕的伙计,木托盘上的糕冒着
气,甜香混着茶香漫开来,倒让这场关于 “演戏” 的闲谈,多了几分烟火气的
闹。
茶铺的伙计刚把桂花糕放,杨晓味的攻略本就翻到了新一页:“往前两条街有个老书局,老板说藏着民国时期的乐谱孤本,说不定有迟老师能用上的调
。”
陈语绫抱着块桂花糕跟在迟叛后,
糊不清地说:“迟老师您要是演戏,肯定能拿最佳新人奖。” 迟叛
了
她的脸颊,指尖沾了
糕粉:“先把你嘴里的桂花糕咽
去再说。”
唐穆清走在稍后面些,手里还攥着那半片从茶杯底捡起来的桂花,花被
温烘得发脆。她抬
时,看见迟叛正回
等她,阳光穿过拱门的圆
,在她
上投
圈金边,像幅被装裱起来的画。
“走快。” 迟叛冲她扬了扬
巴,手却
意识地扶了扶门框,等她走近了才松开,指尖在木
上留
浅浅的印。
老书局的木门是深棕的,门环上的铜绿
得发亮。老板是位
老花镜的老爷
,看见迟叛就从柜台后翻
个蓝布包:“这是 1932 年的《北地歌谣集》,里面有段沙枣树
的童谣,说不定合你心意。”
迟叛接过布包时,指腹蹭过糙的布面,忽然听见
后传来极轻的纸张摩
声。转
见唐穆清正踮脚够书架
层,素
衬衫的衣摆被扯得微紧,
的腰线在暮
里像
利落的剪影 ―― 她本就比迟叛
小半
,此刻绷直的脊背更显修长,指尖却总差那么一寸,堪堪
过书脊又
开。
迟叛走过去时,带起的风掀动了唐穆清垂在肩的碎发。她没说话,只微微抬手,掌心贴着对方的腰侧托了一把。隔着薄薄的棉麻布料,能清晰摸到那截腰线的弧度,细得像被匠人
心打磨过的玉,却又带着
紧实的韧劲,不似看上去那般单薄。
“够着了吗?” 迟叛的声音贴着唐穆清的耳尖来,带着
桂花茶的
意。起
时,
膛不经意
过唐穆清的后背,像片羽
落过湖面。
唐穆清的指尖在书架上顿了顿,转时恰好撞
迟叛收势的动作里。对方的衬衫领
被风
得微敞,
的锁骨线条锋利,腰侧的衣料因刚才的动作陷
浅痕,像被手指轻轻掐过的形状。
“谢了。” 唐穆清接过书时,指尖不小心碰过迟叛的腕骨,那里细得仿佛一折就断,却又在抬臂的瞬间,绷畅的肌肉线条。
杨晓味举着相机的手微微一抖,镜里的两人挨得极近,迟叛垂
时,睫
扫过唐穆清的发
,而唐穆清的目光,正落在对方被风
得贴在腰侧的衣料上 ―― 那
起伏的曲线,比老书局的雕花木梁还要利落,偏偏被暮
衬得带着
说不清的
。
“这书架比我想象的。” 迟叛退开半步,抬手理了理被风
乱的衣领,没人看见她垂在
侧的指尖,正悄悄蜷了蜷。
“你对这个兴趣?” 她把书递过去,注意到唐穆清的指尖在 “桂花酿制作” 那页停了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