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年后,方圆在家中年夜饭饭桌上俨然一个“何与二号”――会主动活络场,会巧妙地让局促的小辈放松
来,也会适时地哄未尽兴的长辈多喝两杯。
“啊?那你们吃饭的时候吗?”何与的语气里是大大的疑惑。
这个问题有这么难理解吗,还是……真的有那么大区别吗。
真是的,难怪人缘这么好,这么会逗人说话。
在何与说这一大段话的同时,她看到方圆越来越迷茫、或说空的
神,以至于话到结尾甚至
了某种莫名的不确定的意味。
方圆心想:没理解错的话,她这个问题,是于想要了解我的善意……吧?
“唔……”方圆顿了好几秒,目光穿过何与探究的神稍稍往上定在了虚空,是在认真思考的样
。“我想了想,确实是,印象中从小在家里吃饭我们没有说话的习惯。”
“……”这个问题显然超了方圆的理解范畴,她定定地看着何与摇了摇
。
“就吃啊?不说
啥?不是……你们不会有很多话要说吗?”
大概是从这顿饭开始,何与总有意无意地逗方圆在饭桌上多说几句,有于关心的成分,当然也有单纯
于“明明一起吃饭不说
什么好无聊哦”的想法。
和那饭有仇,不然这副咬牙切齿的样
是该对无辜的饭菜该有的态度吗。
方圆很快就发现了何与的惯用套路――传说中的5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啊……就,吃饭啊?还能吗?”
“我们家通常是我妈一个人饭,直到饭菜都上了桌才会喊我爸和我来吃饭,所以饭前我们不说话的。至于饭后嘛……”方圆低
夹了一块肉
嘴里继续说
,“我们不是一起
桌的,一般要么是我、要么是我爸,我俩谁先吃完就谁先撤了,我爸要么回到沙发上看电视,要么回书房。我的话,一般就是直接回房间了。我妈吃得最慢,不过也正常啦,她总说不要浪费,所以一般都是她负责扫台。至于收拾碗筷……我和我爸吃完之后会把自己的碗筷洗
净放好再走的,其他的我妈负责洗。”
如果它不是平常,那“平常”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何与显然对方圆的反应不满意,又或是于单纯的探究和好奇,她继续追问:“那……那,你们吃饭前不会一起准备碗筷和饭菜吗?准备阶段一定会说话,这样的话不就能顺
唠到吃饭的时候了?又或者是,吃完饭之后大家会一起吃
果或者看个电视什么的?总归就是一起上桌一起
桌嘛,这样不就也能唠……一唠?”
我习以为常的平常,原来不是平常。
方圆这段话说得笃定,但她也没有错过何与中的惊讶,不,甚至可以说是惊愕。
对于何与的问话,方圆难得地愣住了。倒也不是不能回复“嗯”或“对”,只是那样未免有些不识好歹了。
此为后话。
两个人谁也没有在意这场对话是怎么继续去又是怎么结束的,但重
是,这场对话让方圆和何与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原来哪怕是最普通的家庭相
场景,在不同家庭之间原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