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女儿王娉
1977年国庆节刚过没几天,10月5日,王大伟接到老家生产队的电报,nei容
是他父亲病危,将不久于人世。
王大伟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母亲生他时难产,接生婆chu1置不当,导
致王母失血过多,很快就撒手人寰。因家境贫寒,王父没有再娶,他又当爹又当
妈,将独zi抚养成人,其中的艰辛、苦楚,王大伟非常清楚。
好在王大伟很争气,虽然因为家里穷没上过学,但他聪明、勤奋。解放后,
1950年年底,18岁的他报名参了军。在bu队这个大课堂,他不仅练好了作为一个
军人应该ju备的基本功,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夜校学习了文化知识。
经过12年的努力,1962年,王大伟已经是连级gan1bu了。上级与战友都觉得他
很有前途,是一块带兵的料。但不幸的是,这年9月,一次演习中chu了意外,使
他失去了zuo一个真正男人的资格。
这件事在他们团尽人皆知,他再也没有勇气呆xia去了,于是提chu了转业的要
求。上级考虑到他是因公负伤,就将他的职务破格提ba为营级。在征询他的意向
时,他想,团里基本上是东北人,如果回老家,那自己的qing况可能免不了会曝光,
于是来到了南林。
在南林这十多年,王大伟每年至少回一趟老家看望父亲。其实他家没什么亲
戚,如果他的父亲跟他来南林生活,他gen本就不需要两tou跑。可是王父固执得很,
说在老家很习惯,不愿意去外地。也难怪,老人都是这样,故土难离嘛,王大伟
只得由着他。
现在,父亲病危,王大伟心急如焚。一接到电报,他就开始收拾行李,并征
求杨楠的意见。
杨楠是一个通qing达理的人,gen据公公的现状,她决定照顾王大伟的面zi,与
他再回一次老家。只是,这次似乎应该带女儿去,是带一个,还是两个都去?她
觉得应该与陶卫东和两个女儿好好商量一xia,因为去东北那个小山村太辛苦了,
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14年前的东北之旅。
1963年8月20日至26日,王大伟携杨楠回老家举办婚礼。前后7天时间,坐
火车、搭汽车、走山路就用了5天,nong得人疲惫不堪。
这次如果带上女儿,她们肯定会吃不少苦tou,但是她们不去的话,是不是有
dian不近人qing?
晚上,杨楠先将qing况告诉给了陶卫东。他觉得起码去一个,最好两个都去,
不然,王大伟在公安局和老家都会非常没有面zi。随后,他们让王娉、王婷洗完
脸后到杨楠的卧房。
先走jin来的是王娉。还有十多天就满13岁的她,浑shen上xia洋溢着青chun少女的
气息。看到她,杨楠突然想到,她前两天才来的月经,估计还要两天才会gan1净,
此时不宜chu远门。况且她刚上初二,毕业班(注:当时初中、gao中都是两年制,
小学是五年制)的课程很紧,还是不要耽误功课了,于是想还是让王婷去。
接着jin来的是王婷。刚满11岁的她,与jiejie王娉一样,绝对是回tou率百分之
百的人见人ai的小mei人。虽然xiong脯微微鼓起,但初chao未至,还是一个活泼、可ai
的小女孩。
两个女儿jin来之前,杨楠就与陶卫东商量了一xia,鉴于女儿已经长大,很多
事qing无法隐瞒了,遂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将三个大人的关系告诉她们,免得她们胡
乱猜疑。
在得知真相以后,王娉、王婷的确吃惊不小。她们kou中的爸爸,居然是个外
人,而叫惯了叔叔的陶卫东却是她们的亲生父亲。联系到平时的diandian滴滴,在她
们的记忆里,王大伟似乎从未上过二楼,从未jin过母亲的房间。叔叔倒更像这个
家的主人,不仅在家时间多,而且家里不guan大事小事都要guan一guan。
王婷小声问杨楠:「妈,那我们从现在开始,是不是该叫他爸爸了呢?」边
说边指着陶卫东。
杨楠答dao:「称呼就不要改了,免得引起别人的怀疑和你爸的不满。」
接着,杨楠把她要去东北的事说给两个女儿听,然后,直接跟王婷说:
「婷婷,你jie是毕业班,不能耽误了学业,明天你跟我去。」
闻言,王婷颇为不满:「妈,凭什么让我去,你太偏心了。jiejie是毕业班,
我这个学期读五年级了,也是毕业班。去一个大老远的地方,给一个没有什么关
系的人送终,我不gan1。」
不得已,杨楠将王娉的特殊qing况告诉了王婷,并对她说:
「婷婷,女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不方便。要不了几个月,你也会来shen上的,
你应该ti谅一xia你jiejie。至于我为什么要让你们至少去一个,那是为了给你爸面
zi。别人都知dao他有两个女儿,如果你爷爷的葬礼上没有孙zi辈的人持哭丧棒,
那会被人耻笑的。」
一番教导后,终于zuo通了王婷的思想工作。
自始至终,王娉都没有说一句话。从小就少言寡语的她,xing格极为nei向,成
年后,依然如此。
第二天上午,在分别请了假后,王大伟、杨楠、王婷登上了北上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