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会zuo菌包,更没有那个原料,但是咱们有。”
“你想发展他们的生意了?”项骆挑眉。
“为什么不?”祝炎反问,“菌包自救这个项目,是国家扶植的。从国家层面来看,肯定是越多人来养菌包越好,恨不得家家huhu都有。这个县里还有三家选择种蘑菇。他们怎么想的,咱们暂且不去考虑,至少咱们先抢占先机开发市场。shui资源丰富的九泡zi村就是最好的地方。粮shi咱们已经不缺了。如果他们鱼足够的话,就用鱼来换菌包。鱼回tou再还给村里人,这里面咱们可以赚一笔差价。蘑菇、木耳这样的蔬菜是有了,也该吃dian荤腥了。”
养鱼里tou的门dao远比种蘑菇多太多,他们养鸭zi就够消耗jing1力的了,没必要给自己没事找事。如果他们繁zhi的比较好,能够大批量长期供应,先让村里恢复吃上鱼肉也不错。
一来能够赚一dian差价,这二来也是不离初衷。
让村民们离不开项骆。
只要这份不可替代xing不断的加砝码,项骆在村zi里就无所畏惧。
听到这里,项骆就明白祝炎的小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什么了。
“所以,我舅舅那边你也是这么想的?”
不仅仅是增加砝码,还有铺设自己的销路。
只是不同的是九泡zi村是有鱼作为交换的,而且有充足的shui源。菌包到了那边,几乎不用铺设什么就能够打开销量。
可舅舅家那边不行。那边缺shui少粮,在铺设开且有收益之前基本没什么收益可言。
现实一dian说,并不值得花费太大的jing1力。
只是既然想要铺设版图,有这个机会就不能放弃。
所以祝炎的想法就是只提供原料,让骆长生家里自己掌握zuo菌包的方法,让他自己野蛮发展去铺设自己的销路就那样儿慢慢壮大。
不得不说,祝炎这两边想的都很全面。
“你是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吗?”项骆问祝炎。
祝炎摇摇tou:“原本没想,只是听见他们说九泡zi村的事qing才想到的。既然九泡zi村要打开了,那这边也别闲着。一块想到了,总比一家一家的来要好。”
当时前后也没多长时间,祝炎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些想的这么周全。
项骆目光微动,唇角的笑意却越来越深了。
祝炎看他一yan,又dao:“我以为你会问我,你舅舅那边的话,只要等zuo大了,上面就会帮他解决原料问题,咱们就连原料的钱也赚不了了。”
项骆开着车转了个路kou,dao:“我还没那么傻,不至于这dian小事都想不明白。”
祝炎挑眉:“说说看。”
“他那边不比九泡zi村。那边村zi贫瘠缺shui,菌包送过来卖不了多少。还不如先教会他们zuo菌包。让他们自己慢慢发展,咱们赚原料钱就行。只要等他们菌包慢慢的发展起来了,积攒xia来一定的家底,咱们的鸭zi一类的再打开那边市场就容易多了。再不济,咱们也赚了他们发展过程中菌包原料的钱。也许不多,可咱们的付chu也没多少,最多就是培养骆风学zuo菌包的那dian时间。”
项骆好歹跟着项骆那么长时间了,再说他本shen也不傻,更不笨,自然明白这个dao理。
他赚一dian原料的差价,骆长生家里zuo菌包卖给村里辛苦钱。村里人养蘑菇卖chu去赚粮shi。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只要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