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军训中给我留深刻印象的是大家憋足学完的那套军
拳和荷枪实弹的
击
验。
以及经常帮教官买烟的吴戈同学唱的那首吻别:「想要给你的「湿」
念,就像风筝断了线……」
随着秋风来的阵阵丹桂香味,中秋节到来了,这可是我们离家过的第一个
中国传统佳节呀。
大家也没怎么思考过怎么过节。
但女生排的教官和我们的几个班
还是较为
心地帮我们策划起了中
秋晚会。
当她提议大家一起去京海歌舞厅玩的时候,大家几乎是全票通过的方式表示
了赞成。
我们这些刚完成十年寒窗苦读的新晋大学生,对于歌舞厅这种「娱乐场所」
一直是比较神往的,但又苦于家长和老师严格理,求而不得啊。
这好不容易能自己掌控生活的日到来了,这样一个好的提议怎么能反对呢!京海歌舞厅就在学校附近,谢家村的西南角,紧贴老洪都钢厂的厂房。
离学校也就步行15分钟的路程。
晚上我们早早整理好务,迫不及待在楼
集结人
,组团「杀」
往战场。
歌舞厅在90年代一直是比较「跑火」
的业态,但随着人类社会跨过千禧,互联网等新鲜事开始更多地
引着年
轻一代的兴趣,歌舞厅的生意也开始冷澹起来,我们到达舞厅时,现场基本属于
包场状态。
当人生第一次「蹦迪」
的时刻到来时,我们却觉有些空虚和落寞,毕竟大家都是一路规规矩矩读
上来的乖乖崽呀,到了舞厅完全跟在场上没两样,就连的音乐响起
的时候,大家也还是拘谨地勾搭起来,女生搭着女生,男生搭着男生,大家都放
不太开。
倒是工设班的那些「社会摇」
的「小黄」
一时风无二。
工设班的班长吴凯霹雳舞得贼「熘」;那个叫杨东海的帅哥更
,在地
上起了托
斯全旋!引得他们班的女同学一阵
呼。
而我们建筑学则是显得无趣得多,只有「歌神」
冯韬和工设班的「摇歌手」
合唱了零乐队的成名曲,「你到底
不
我,我不知该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