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别提了村长,我看啊,咱们村实在是没什么好东西,就有一件清三代时期的花瓶还说的过去,可惜是民窑的,卖不了几万块钱。”
“那村里大多数人家的宝贝,你都看过啦?”村长还不死心的问。
“基本上吧,有几件我听学生描述完之后,连去看的兴趣都没有。”
“哎,看来这条路也走不通啊,还得想其它的办法带着村里人去致富啊。”村长嘬着烟袋,要开始动起脑筋来。
“对了,村长,每次去你家,我都没好好看过你家里有什么东西,你是不是藏着什么东西呢。”李余调侃了村长一句。
“看你说的,我家你去过那么多次,还能有什么,说真的,像我这样的,祖上没留什么东西的人家,村里还真不多。”村长说
。
“是啊,不过有留来的传家宝又有什么用,全都是假的。”
“哎,对了,李老师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我家里倒是有把日本军刀,我小时候总拿着玩。后来你三婶嫌那把刀晦气,就扔到供案底了,上面还帖上了符,说是要镇日本鬼
的鬼气,我看啊纯粹是瞎扯。李老师,你要不要看看那把刀啊。”
“那个时候的东西本称不上文
的,不过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就和你过去看看吧。”
李余和村长一起来到了村长家。
“三婶,饭哪。”李余打着招呼。
“哦,李老师呆会和我们一起吃吧。”
“行了老婆,先别说这些了,人家李老师不是来咱家吃饭的,你赶快去把那把日本刀拿来。”
“什么日本刀?”三婶一脸迷惑的看着村长。
“你说什么,就几十年前,你说晦气,封了符,放到供案面的那把啊。”村长指着家里的供案说
。
“我的天啊,这都几十年了,你要是不说,我还真忘了呢。诶,你这死老怎么想起这把刀来了。”
“行了,别说废话了,让你拿,你就赶快拿吧。”村长不耐烦的说。
三婶在围裙上了
手,走到供案前,弯
腰,在底
掏啊掏,掏了半天,终于掏
一个油布包袱来。
“喏,就是这个了,这个包袱几十年都没打开过了。”三婶踢了踢包袱,又回去饭了。
村长把包袱打开,从里面拿一把刀,交到了李余的手里。
李余从接到这把刀开始,就到很奇怪。
首先刀手的
觉很沉,而且能
到是刀鞘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把刀的刀鞘应该是用沉香木一类,比重较大的木制作的,而日本是不产这种木材的。
其次,刀鞘上的漆面已经完全被磨掉了。李余据自己的判断,这把刀如果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时留
来的话,再加上放在村长家几十年没动,漆面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磨损到如此程度的。
“村长,这把刀的来历您知吗?”李余问到。
“我也不知,反正我小时候就有了,我也从来没问过,我爹死得早,除了这间屋
和这把刀之外,啥也没给我留
。”村长不禁有些唏嘘
叹。
“那你怎么知,这是一把日本刀的?”李余问。
“哈,李老师你可真会开玩笑,你看这刀这形状,中国刀哪有这样的?电视里不是经常演抗日的连续剧和电影,那日本军官个个都这种刀,这还能有错?“村长笑着说
。
李余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