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诸位,照这罗万象的收场结果论起来,自然说是他好之报,不知就是这财积的过多,也真能盈满为灾。你看凡有富过百万的人家,坏起来总是一败涂地,没有渐渐熄灭的,就同那树木一般
逾百丈大可数围倒起来,总是连
而拨,没有一枝一叶慢慢朝
落的
理。若到了数百万以上,自然
的总是些大来大往的生意。牵枝带叶的事业,到那时候也真不能自主。人家怪他不肯收手,不知到了这个地步,也只有听其自然
将过去,
的好迟倒几时,
的不好早倒几时,若要想收手,你收手的这天,就是到的这天。看他是富,可敌国不知他真有骑虎难
之苦。从前,那杭州的胡雪岩不也是这个样
么?
近来有位先生的家训说,孙每人富不准过十万。此种见解,新学朋友必说他黄老之学太深。然而为保家保
之计却不得不然,所以人生于这“财”字只须求其够我一生之用足矣,又何苦贪多务得呢?至“
”字多的坏
,甚么窥帘留枕、广田自荒、卖履分香、他人
室,那是人人都晓得的,也用不着
书的细说了。
了来,有两个不忍相离的
妾
边带了
珍宝,同他在上海租了一所小小的房屋,也还安安乐乐的终了余年。他那时没有财去易人家的
,那些平素以
来易他的财的,也就另寻主顾不来访问他了。
再说这罗万象了这个事
,在罗万象呢,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虽是一场
梦,也还足以自豪,只急得这位廖庸庵,竟如婴儿失乳一般
个走
无路。那位傅又新本来在外洋
生意,也并没有甚真理理财的学问、致富的经论。不过那时候在外洋
生意的人少,他是一个孤
无所系念,舍着
命去
,吃得苦拼得
,又碰着他几年的运气,就成了这一番事业,同那些聚赌的人一般,当了两件衣服,拿这钱全数打了上去,居然中了,再翻再中,只要财运好,几宝功夫就可盈千累百。你
他有甚么
券而致的胜算么?中国人却把他当作一个天富星
凡,撮拥着他以为就可振兴商务,广浚财源,真与
梦无异无怪。这廖庸庵跟了他来,
到无可
台。那增朗之因为他老翁惠荫洲现已过了
班,住在南京,是以前去省亲,并要了
指省引见的款项。这时候也就南京回来,同这傅又新谈谈还是一篇大话说:“我不过放心不了这些中国的官府,我要不是怕他们朝令夕改,我一个人号召起来,这
事有甚么不成?不过我不犯着去
。”再去问问那位廖庸庵已如斗败蟋蟀,只有满盆乱撞而已。增朗之看这样
,晓得是个一场没结果的事
,不如还
自己的正经事罢。想那广东是不能再去的,改哪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