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吗?”
“唉,图宁这地方,比当年的赫钦还偏僻、还穷困,即使腰缠万贯,也有许多东西买不着,甚至连菜米蔬果都缺。ma上腊月,家家huhu或多或少会置办些年货,一拥而上,东西更缺了。”潘嬷嬷絮絮叨叨,透loudao:
“与菜米蔬果相比,宅zi田地反而显得便宜,因为害怕战乱,莫说外乡人,连本地人也提心吊胆,压gen没什么人买房置地。”
姜玉姝定定神,cui促dao:“那,事不宜迟,你上车来带路,我们一起去,尽量多买些,省得缺粮tou疼。”
“好!”潘嬷嬷巴不得,带领同伴赶去西市,放开手脚采买shiwu,足足囤了半车,兴冲冲返回。
不久・宅院外
“到了!”
“喏,就是那所,小虽小,但还算齐整,失陷期间没太被贼兵祸害。”潘嬷嬷tiaoxia车,众人齐心协力,忙碌搬运行李和shiwu。
“夫人这趟chu门,翠梅为什么没跟着伺候?”
姜玉姝迈jin门槛,边走边打量小巧四合院,“她跟着我东奔西走,年底了,理应一家团聚,所以我让她休息两个月。其实,忙碌一年,所有人都应该休息休息,养jing1蓄锐,嬷嬷和nai妈辛苦了。”
“不敢不敢,能照顾小公zi,是老nu的福分。”潘嬷嬷在旁带路,“孩zi住东屋,这个时辰,估计正在吃午饭。”
姜玉姝不由得加快脚步,环顾四周,“家里只有你们三个吗?就没雇个帮手?”
“原本雇了两个的,但其中一人看似老实,手脚却不gan1净,被公zi打发了。另一个李婆zi,虽然安守本分,可实在有些笨,既不敢派她上街买东西,也不敢叫她照顾孩zi,平日负责烧shuizuo饭和打扫。”
姜玉姝叹dao:“可靠的帮手,一向十分难得。”
说话间,两人抵达东屋。
刚站到门帘外,姜玉姝便听见屋里传chu兴奋的稚nen嗓音:
“爹?爹爹!”
“爹爹爹……”
“妈!妈妈妈……”
哟,烨儿居然会喊“妈”了?姜玉姝瞬间心花怒放,喜笑颜开,nei心甜滋滋的,比喝了蜜还甜。
然而――
“哈哈哈~”潘嬷嬷乐呵呵,一边掀开门帘,一边解释dao:“小公zi误会了。他肯定是听见ma在叫,以为父亲回家了,急着学骑ma。”
原来,孩zi不是喊“妈”,而是想骑ma。
姜玉姝叹气,既失望又好笑,轻快迈jin卧房,径直走向里间,“烨儿未满一岁,弘磊竟然开始教他骑ma了?未免太早了些。”
“其实不算教,只是抱着溜达几圈,就足够让孩zigao兴了!天生的,谁也没教,他特别喜huanma。”潘嬷嬷打起里间门帘,一阵nuan意扑面而来,她拍拍手,招呼dao:
“小公zi,看呐,谁来啦?”
“夫人?”nai妈邱氏端着粥碗,闻声扭tou,惊喜交加,“坐,快坐。外touxia那么大的雪,您一路赶来,想必辛苦,赶紧歇会儿。”
姜玉姝屏息站定,望向炕上:
炕日夜烧着,卧房nuan意rongrong。炕沿围着两尺gao的矮栏,十个多月大的婴儿,穿着红袄zi,dai着虎tou帽,白白胖胖,正双手攀着栏杆,睁大yan睛注视来人,旋即踮脚盯着门帘,不解地问:“咦?咦?”
“咦什么呀?”
婴儿好奇看着陌生人,叽里咕噜,说了一串谁也听不懂的话。
姜玉姝目不转睛,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