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试探!”郑注抬起,带着一丝惊愕
:“宋国如此屈辞厚赂,难怪是密约!”
双方的条款说简单十分简单,宋国为了避免与昭南开战,不惜付重金,提
与昭南签订一份每年赔偿十万到三十万金铢,一共五年,累计五十万到一百五十万金铢的巨额赔偿条约。
说复杂,宋国赔偿的方式又十分特殊。宋国采取的支付不是金铢,而是纸钞,赔偿方式也不是直接付款,而是宋国的宝钞局每年保证授予昭南不低于一百万金铢,且不
于三百万金铢的兑换额度。
在此额度,昭南人可用钱铢九折兑换宋国通行的纸钞,并且允许在宋国境
交易。也就是说,昭南人可以用九十万金铢兑换面值一百万金铢的纸钞,然后拿这一百万金铢的纸钞在宋国境
任意使用。
宋国允许以纸钞等值缴纳赋税,纸钞的价值与钱铢等同,为了打消昭南方面的疑虑,宋国正使在条款中向昭南方面保证,宋国将指定程氏商会对这批纸钞行兜底。也就是说,昭南人拿着纸钞,不
怎么使用,最后都可以确保在程氏商会
照面值花
去,或者直接兑换成金铢,而不用担心手中的纸钞贬值或者变成废纸。
李昂和郑注都猜到宋国会采取赔偿的方式,却没想到宋国的让步会这么大。五年,累计一百五十万金铢,昭南人即使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打到临安城,也不一定能抢到这么多钱。不!是一定抢不到!
动大军,需要给军队提供给养、
资,打完仗还要犒赏三军,抚恤死伤将士,算
来打赢都不一定挣钱。万一打输就更别提了。那比得上安安稳稳坐在家中,让宋国拱手献上一百五十万金铢的巨款来得轻松?
五年一百五十万金铢,昭南六大封君,再算上昭南君长熊氏,平均来,每位封君也能分到二十万多金铢,而且这笔钱不用分给
属族人,完全属于封君个人所有。李昂觉得,即使把自己换成申服君,肯定也要心动。说白了,几个
寇能杀几个人?能值一百五十金铢吗?
李训叹:“打不起来了。”
李昂也是遗憾不已。他刚才还在质疑,申服君只是使唐国的使节,即使与程侯谈妥,对昭南也没有什么约束力。但在这份密约中,宋国表示只提供不超过每年三百万金铢的兑换额度,
分
由昭南自行决定。作为缔约方,申服君毫无疑问会拿到大
,熊氏作为君长,份额当然是最大的。如此一来,剩
的
分就需要其余五
彼此争夺,谁还有心思
兵?
鱼弘志:“不然的话……把这份密约
去?”
“荒唐!”郑注:“损人不利己,反而得罪了宋国和昭南,何苦来哉?”
鱼弘志低,不敢再说话。
“一百五十万金铢……”李昂对这个数字仍纠结不已,摇叹
:“宋国还真是舍得。”
“宋国也是无奈,剜肉补疮,饮鸩止渴罢了。”李训:“拿
一百五十万金铢买个平安,总好过三面皆敌。”
“到底是一百五十万。”李昂:“我倒想看看宋国能不能真拿
来。”
郑注看着抄录的文牍笑:“宋国也是煞费苦心,明明花钱买平安,却不肯说赔偿,只说是优惠提款额度——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李昂:“朕现在反倒奇怪,昭南人为何还不答应?”
“如果这份协议没能签来,就是我们程氏商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