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真的吗?」
起来的重要基础。
只不过这又引了另一个问题:这些写
来的作品,究竟应该投递到哪里去?因为我们中间没有人知
那些奇怪的
从哪里来,也就更不知
自己写
来的东西应该去找谁发表,彷佛一切都是从天上掉
来,然后沉到地底
不见了似的。
有人也向年级学生打听相关的消息,但得到的除了沉默不语,就是故
玄虚,禁不住再三追问的,便用些「很快你就会知
了」
「哪个?」
「我们写的东西不都是相互之间传来传去吗?上次我自己偷偷把稿印了几份……当然了,拿去看的都是我信得过的人。我想肯定是其中有人知
什么渠
,把我的稿
投给幽灵了,所以……」
「她说她看过了我写的东西,问我有没有兴趣发在她的刊上!」
于是自然而然的,在创作这一块逐渐形成了两个圈
,一是那个传发
杂志神秘组织,二是我们这些相熟的同学朋友圈
。
至于那个从窗里扔
来
杂志的神秘人,我们寝室的几人也和大多数其他学生一样,对其真实
份的好奇心在很长一段时间
甚至压倒了
冲动。
说来实在惹人发笑,那时我恐怕是自己这个圈中对
方面兴趣最小的人,但或许是
于所谓「文人的自觉」,也跟风写了些既登不了大雅、也冲不
茅坑的玩意。
「你又没公开发表过,她从哪里看到的?」
「你之前不是说她
他显然没时间和我们科打诨,接着说
,「今天中午,
课之后我一个人去
堂吃饭,当时我去的晚了一些,所以人不多。正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坐在了我旁边。一开始我没在意,但那个人没拿餐盘,过了半天也没有要吃饭的意思,我才瞥了一
。结果发现竟然是个女生!」
这倒是有些乎意料,对于幽灵的
份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猜测,但唯独没有一条猜中了她的
别。
在学后次年的四月某日,我的一位室友便带着一副神秘兮兮的表
回来,宣布要对我们几个宣布一项大事。
「还能是哪一个?那个啊!」
的话术搪推脱。
也不知是谁第一个这样叫的,反正当时大家都普遍认可了这一称呼。
当然,事实证明,这话倒也并不算敷衍,因为我的确在不久后就认识到了那个神秘组织。
只是那人每一次来都着面罩,而且在丢
杂志后就迅速熘走了,加之天
昏暗,就连那人是男是女、有没有
发、有几
手指、
睛是大是小――我们都没有得
一个确切的结论来。
「你是说你那些……」
「就是那个幽灵啊!」
「长什么样我不知,但她是个女生――虽然
着面罩和兜帽,看不清她的脸,不过我很愿意相信她是个大
女。」
「所以你信不过我们?亏我们还是室友,都没看过你写的东西,你是不是……」
「幽灵」
「是吗?幽灵长什么样?」
指的便是那个偷偷从窗刊
的人。
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何在当时萧条的环境中,创作能有如此好的发展空间。
「你是怎么找到的?」
毕竟谁能相信一个女生会在男生的宿舍楼墙上爬来爬去、还往里扔黄书呢「那行,先不说这个,你和她都聊了些什么?」
「对啊!」
与后来我们固有印象中的刊
不同,神秘人
给我们的月刊从外表看上去一
也没有
的
觉。
书的封面上没有标题,也没有编者署名,甚至没有暗示的图片,上面画着的只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大帆船,桅杆上悬着一面骷髅旗,这很吞易让人误解为一
海盗题材的传奇。
「好了别打岔!」
包括我在的许多学生都在这一时期疯狂创作起各式各样的
。
而从开学以来,这个四分发
杂志的神秘组织,就一直是我们这批新生每日闲谈的
门话题。
事实上我们第一次收到月刊时也是这么以为的,直到翻开第一页后,才正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我碰到那个神秘组织了!」
「那个到底是哪个?」
(四)。
「不,是幽灵主动找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