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店里的顾客多了起来,也有不少人讨价还价,老板和伙计却没有一丝不耐,田又田心里对这家店的评价又gaochu一层。
“你们店里生意真不错。”田又田gan叹dao。
伙计把油布卷好,话里的语气难掩骄傲:“我们店里的布在整个清河县都是有kou皆碑的,就连知县老爷家里的夫人小jie都是我们店的常客,前不久还在我们店里定了好多布呢。”
“听说京城里要来大官了,知县老爷一家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迎接呢。”伙计一脸神秘地对他说。
田又田笑了笑,用和杂货铺一样的理由把油布暂时放在布店,杂货铺与布店距离不远,等他xia午走的时候顺路就能拿到东西。
田又田在县城的闹市区转了一圈,临近中午,他走到一个面摊前吃面。
大碗素面,细长的白面与鲜绿的青菜xi引着人的胃kou,清汤上浮着几颗葱花,田又田大kou大kou的吃着,这是他来到古代吃的第一顿正常的饭,简直是人间mei味,当然如果有肉就更好了。
吃着吃着却听到隔bi桌上两个人的对话:“那姓白的真不是个人,枉费我们老爷平日里对他掏心掏肺,座上宾一样供着他,事到临tou他却跑了,连累我们受罪。如今到哪里再找个乐师回去交差?”
“老爷不是说了,找不到好的乐师也行,让我们搜集一些有趣的民间小曲到时候充充场zi,那位大人可是在朝中为官多年,什么样的曲zi没听过,我们这小地方的曲zi能ru了他的耳?不过是本朝崇尚音乐,那些有tou有脸的人wu走到哪里都喜huan听几个曲zi附庸风雅罢了。”
“可是那位kou味古怪,偏喜huan听没听过的新鲜曲zi,这大夏国的乐师能弹奏chu来的有名的曲zi还不就是那几首,能编chu好曲zi的早就飞黄腾达了,还能待在这小小的清远县让我们找到?我们找了这么多天,连个好听的鸟叫声也没听到。”
“要不xia午还去找城西的那个放niu娃,这么多天也就他chui的曲zi勉qiang符合要求,我们把他找回去,能不能行还要看老爷的意思。”
“也只能如此了,回去可别对着老爷说什么放niu娃,要说牧童懂不懂!这么gao雅的格调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味了。”
田又田听明白了,他们这是要找个好听的曲zi来奉承那位在朝廷很厉害的大官,结果找了好多天都没找到,现在机会居然撞到自己手里了,绝对不能放过。
田又田前世大学期间在社团学过chui笛zi,会chui奏一些简单曲目。大夏国民风较为开放,从皇帝到gong中妃嫔,从王公贵族到富商地主,闲暇时都ai听几个小曲儿。但大夏国只有几首著名曲zi相互liu传,能够创新的人少之又少,那些达官贵人早已听得厌烦。
他在街上花十文钱买了一只竹笛,chu了西城门,在不远的凉亭中坐xia。夏天天气炎re,中午即使是城门kou也人迹稀少,田又田拿起笛zi练习从前学过的曲zi。
他知dao这种qing况xia曲zi贵在jing1而不在多,考虑到种种因素,只打算chui一首,简单通俗又好听。
田又田不chu所望钓到那两条大鱼,他俩当场激动万分,ma上拉着田又田回去交差。
路上,田又田从二人kou中得知他们家老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