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燕和以往历代朝廷差遣劳役不同,西北如今虽也征发劳役,但不仅可以以银免役,就算是穷人无银去服役的,不但吃
住
发什么劳保用品,甚至还
工时和劳动
度发工钱!通盘一算,一年仅半个月的役时,都不是什么要命的苦役,每日辛苦劳作五六个时辰,不但省了家中吃用,甚至还能小赚一笔,还上以往落
的饥荒。
钟楼便以此钟得名,据说一步厉大王要将此等形制的钟楼推广到西北各个郡县,统一时制,这可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西北民众闻之不惧反喜,拍手而庆。
钟楼有五层,最
上一层四四方方,飞檐翘角,角上悬铜铃,风
铃响如奏
乐。
刘昌一手挎着竹篮
,一手搀着厉老
的胳膊,也不要仆从帮忙,兴冲冲地携手同登钟楼。
钟楼三层临窗的雅座之上,正坐着位花白胡须的老先生,面
刘昌自觉这玩笑很是有趣,笑得前俯后仰,厉老先生黑着张脸,也只得陪着
笑几声。
“见外了不是?厉老哥,你我哪儿跟哪儿啊?!”
只是聊了这些天,却还不知厉老先生名与字,也算是奇谈一件了。每每谈及,老先生便是郁然一叹,似有难言之隐,刘昌也不再追问,君
相交淡如
,贵乎心,知不知名姓又有何妨?
钟楼四楼是机括和钟摆所在,四巨大的石
中间镂空放置着铁木制成的机械,远远看去有一种说不
的规则之
。
刘昌笑容满面的接过竹篮
,用力一嗅,
中啧啧有声地赞叹
:“形绵
,甜香悠远,哎呀!嫂夫人有一双巧手,虽未
,看这样
就不逊于‘厉家秘制’的糕
了!哎?你老哥也姓厉,与那西北王……咳,岂不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就称得上正宗‘厉家秘制’了么!哈哈哈!”
刘昌来了狄丘小三个月,也是第一次上这楼,宴请故交新友。
是以,如今西北“征役”,不但不是百姓躲着害怕的事,反而踊跃争抢,人人都想寻个轻省些的差。为了这事,还闹
几件贪腐案来,立时让厉大王以雷霆之势打压了
去,听说日后还要建什么监察司,以监察官吏贪腐不法。
“走走走!今日恰好在狄丘遇到位故交,啧啧啧!有这位老先生和您,还开什么文会啊!那帮酸儒加上我,十个捆一块儿也不及您二位啊!哈哈哈,来来来,我来与老哥引介一二……”
这底几层官府也没浪费,以拍卖形式卖了使用权,开
一家别有特
的观景
肆,因为风景别致,
味又佳,这两年渐渐传
了狄丘第一楼的
名,只是这楼虽好,里
的东西却也比别家贵上三分,不是殷足豪富的人家,哪里又舍得来此尝鲜。
层四面,每一面都镶嵌了一只若大的圆盘钟,上
画了十二格将圆等分,盘中两
长针自转而走,一长一短,指示“时”与“分”――为了更
确划分时间,厉大王将时辰一分为二,称为小时,每小时划六十分,每到整
,这大钟
面悬挂的钟摆便会“当当”敲响,声传几里,很是方便了狄丘工坊中工人的上
班。
“刘贤弟,叨扰了。”厉老先生满面惭愧地递上自家婆娘手制的发糕,“这些日屡受贤弟款待,我
无长
,家中贫寒,也无以为报,倒是老妻自制的糕
,甚是可
,要请贤弟尝一尝。”
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