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好狰狞,”梁与仪开玩笑:“以为你多紧张呢。”
元一平低瞥了一
那照片。照片上是滔滔江
,深青
的栏杆上有一抹烟灰的痕迹。
梁与仪耸肩:“你们这些住在平原地区的真幸福,就贵州那个地形,什么车也跑不快。”梁与仪是贵州人,贵州六盘。
和梁与仪登上地铁,元一平掏手机刷了刷朋友圈。
深圳到甘城,坐铁要多久呢?还真的不知
。
只是陈朔从不发朋友圈,也没找元一平说过话,元一平几乎以为陈朔不用微信。
陈朔的那条动态,不见了。
陈朔把那条动态删了?
元一平愣了一,
糊
:“是嗯……”
开照片的瞬间
铁驶
隧
,在一片漆黑的几秒钟里,列车的轰鸣声盖过了元一平的心
。几秒后光明复至,梁与仪笑嘻嘻地问元一平:“你怕黑啊?”
三个半小时后,铁到达深圳。
元一平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忽然想,原来他真的很久没有回甘城了。大学时回甘城的那三次,也只是待了短短十来天,因为他要赶着回深圳家教,赚钱。
五年前那次回家,老妈要他请陈朔吃饭,这才没办法,又存上了陈朔的手机号。
“没有……可能是有困。”
“你绝对不正常,”梁与仪一脸狐疑:“都开始提醒我工作安排了――我是用提醒的人吗?”
“你搞什么呢,”梁与仪眨眨:“勾搭上长沙妹儿了?”
读大学的四年他只回过三次家,都是坐慢车,还得在郑州换乘――况且那会儿也没开通深圳到甘城的铁。上班之后,每年过年都是老妈来深圳,老妈年纪大了不能久坐,他都是给老妈买卧铺车票。
梁与仪扭扭脖,长长呼
气,
慨
:“哎,现在
铁是真快,长沙到深圳才这么
时间……诶,一平,从深圳回你家,坐
铁也没多久吧?”
收信箱里的各种短信也越来越多。
“什么鬼,”元一平笑:“我看一时间,你别忘了
午还有两个过来面试的。”
竟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么多年,不知甘城变成什么样了?夏天的晚上空气中还有焚烧麦秸秆的味
吗?冬天的早晨还有厚重的雾霾吗?他家楼
那颗细细小小的梅花树,过年时还开花吗?
元一平把手机揣回兜,没一会儿又掏来,打开微信,朋友圈里还是看不见陈朔的那条动态。
第三章
其实元一平没有坐铁回过家。
“……不,怎么了?”
四十多分钟后元一平和梁与仪到达公司。
元一平以为是地铁里信号不好,关了量又重新打开,再刷朋友圈,仍不见那条动态。他
脆
陈朔的主页――空空如也。
于是也加了陈朔的微信。
没有任何文字,只是一张照片。
说是公司,其实只是两间不新不旧的办公室,元一平和梁与仪搞线上教育,刚起步,倒也用不着雇人。深圳这地方,经济发达是发达,却没什么好大学,他俩的母校深圳大学勉算是可以,但一所深圳大学能有多少学生?元一平读大学的时候就发现了,寒假
家教赚的钱远多于暑假,因为寒假大学生都回家过年去了,
直到他看见这条朋友圈。
“好好好,你最敬业。”元一平无奈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