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燮着炭笔的手悬在纸面上方,大段
文就都略过去,只简单记几个字给自己提醒。唯有助教征引等经中“德二三,动罔不凶”“不恒其德”
容,阐发他自己总结的“明德之功,则格
、致知、诚意、正心而已”的
理时才奋笔疾书,飞快地将这些记
来。
讲过大学又讲,都是他背过的。这一堂课他总算不必急着记笔记,可以跟别的同学一样坐得直直地听讲了。
的度讲着。
他正讲到“是故君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谢助教跟他们说了学生的名字,又把两位助教介绍给他,待他行过礼,便把他扯到自己位上问:“你想把前几天的课业补上?”
谢助教散堂后也走到他桌前,拿起那本折面笔记,托着记有自己课堂容的那几折,跟前天两位司业、博士的对比着看,琥珀
的
珠抬起来,淡笑着问他:“怎么之前两位大人的课就记得这么详细,到我这里就只记了几句?‘玉溪卢氏’之后这几句解析你都记
来了么?”
他是学过武的人,轻步健,谢助教走得又不甚快,追
诚义堂学舍,没跑多远就赶到了谢经
后。他们走的方向一和般去膳堂或号房的学生正是相反的,路上极清静,他还没凑上去谢经就先回了
。
众生皆答应了。谢助教拿着一叠教案转离开课堂,崔燮便收拾小书包,午饭也不顾得吃,匆忙跑
去追助教。
崔燮与他目光相对,立住脚说:“方才先生说,我等可以过来补课……”
他把笔记本撂回桌上,直起扫视讲堂里的众生,提
声音说:“你们新生来得晚,前面没听到的地方
课来找我,我从
讲给你们。若是别的书有读不懂的地方也可来找我,我本经治的虽是,但五经也都通学过些,还教得了你们。”
崔燮恭恭敬敬地拱手应:“正是……若是还想向助教请教经也可以么?学生读时,常见文中引用中的句
。虽然先生当时教了如何解读,但学生翻及原经时,却常有看不懂的,学生业师又是治的,有些地方不能详解。望请助教教我读……”
然而讲书时他就不章句讲,而是从“先谨乎德,承上文不可不谨而言”讲起。这句崔燮听着却甚熟,正是刘师爷给他的那本里的文句。
谢经微有些吃惊,又几分理所当然般的神
,叹
:“一般生员都是
学之后才看,如今科场不尊大全,读的人也少了,想不到你在家就背过了。也难怪,毕竟你是能
了,让本兵大人竖作武学生向学典范之人……”
崔燮站在桌后,不假思索地答:“是,学生在家时得一位前辈刘先生赠得书,通背过本章。玉溪卢氏曰:德即明德,谨德,即谓明明德。先谨乎德,以平天
之大本……”
国监是天
立的学舍,里面用的教材自然也是太祖昔年叫人编撰的,这倒也合
合理。
谢助教先看了看彝堂外立的漏壶,见时间还早,便
了
,把他带回助教休息的隔间里。屋里其时还有两位助教在,也没什么正经事,都闲着看书,见来了个小学生,倒都新鲜的看了两
。
谢助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