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亲要和白秀珠结婚这件事,徐光耀是极度震惊的。
在看到报纸前,他一直以为白秀珠是喜huan他的,婉卿拒绝自己多少有白秀珠的原因。现在他知dao了,白秀珠喜huan的一直是他父亲,而婉卿拒绝自己与她无关,就是单纯地不喜huan他罢了。
这事若放在十年前,徐光耀定是要闹的,他也不是没闹过。
母亲去世时他已有八岁了,那时候父亲还不是督军,还在罗督军手xiazuo镇守使。但徐家本就是越城望族,镇守使也算是一方豪qiang,盯着徐夫人继室之位的人家数不胜数。一个月的丧期都未过,就有人来家里试探。
他躲在屏风后听父亲一个个拒绝,说要为夫人守丧三年,暂时不考虑这件事。心里既松了kou气,又提了kou气。暂且不考虑,说明以后还是会考虑的。
一般来说守丧三年其实是指二十七个月,父亲却守足了三十六个月。果然丧期一过,来说亲的人就差dian踏破门槛。
父亲也真的开始考虑,首先就是年纪不能太小,人要善良知礼,温顺持家,最重要的是要对他视如己chu。最后在一堆闺秀中选了一个为父母守孝耽误了年纪,二十好几都没嫁chu去的。
徐光耀承认父亲yan光不错,那女zi很是温柔和煦,对他也有耐心,不像是装chu来的。但这事无关对方好坏,也无关他的喜好,他就是不能接受母亲的位置被取代。所以勉qiang接chu2过两次就大哭大闹,说什么都不同意。
后来父亲又选了一个,是小时候落过shui不能生育的,也是二十多岁。xing格是比较娴雅随和的那种,对他既不讨好也不冷漠,相chu1起来很舒服。他其实ting喜huan这个女zi的,但他还是没同意。
这之后父亲就好像知dao了他的意思,再有人上门提起,他都推拒掉了。渐渐的外面也传开了,徐镇守使难忘先夫人,又怕娶了继室对光耀少爷不好,不再考虑续弦了。
当时的徐光耀是狠狠松了一kou气的,但随着年纪渐长,便知dao自己其实是有些自私的。父亲对男女之qing很是淡薄,对母亲也是尊重大过亲近,更别说其他女zi,续弦其实都是为了他。他怕自己在外征战,家里没个女主人照顾辖制,xia人疏忽于他。
但因为他抗拒,父亲也就算了,一直将他带在shen边,又当爹又当娘的把他抚养成人。他不是个懂事的孩zi,此间的辛苦自不必说,还因此耽误了好几次升迁的机会。不然父亲早就不必受罗督军辖制,自立一派坐上督军之位了。
徐光耀虽不喜父亲野心bobo权yu过重,zuo事不择手段,视人命如草芥,却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好父亲。他也许对不起天xia人,却没有对不起他徐光耀。
十七年了,父亲这次没有询问他的意见,而是直接订xia了婚约。还是与母亲,与他当年的续弦标准截然相反的女zi,应该是很喜huan白秀珠吧。再想想过往种种细节,徐光耀觉得白秀珠应该也是真心喜huan父亲的。
两qing相悦,这是母亲从未ti会过的qinggan,她如果地xia有知会难过吗?还是会祝福父亲获得了真正的aiqing?徐光耀不知dao,他只能从自己,一个儿zi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
父亲这半生,前二十年献给了清廷,可惜清廷辜负了太多人。于是他投笔从戎,想为国家也为自己挣chu个活路。后二十年,也许是理想被现实消磨,他成了一个沉迷权势冷血无qing的军阀,唯一的温qing只给了他这个儿zi,却也为他套上了一层枷锁。
父亲总说这江浙两地,几十万徐家军,无数飞机大炮,都是为他打xia的家业。可徐光耀却不想要,就是要,也不是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