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我对依礼说:“咱再两年,等我分
工作就好了。”
而这五年里,柳爷爷去世,至死无法落叶归;邹大爷在五反期间,刑讯致死,我却连尸首都没带回来。
我和依礼给两位长辈了三年孝,这似乎是我们唯一能
的。日
更苦了,但勉
过得去,我唯一依仗的只有傲人的成绩,我用这成绩减免了学费和生活费,用这成绩换来了奖学金,确保了我和依礼没有在放假时饿肚
。
但最终没去成,因为我和依礼还在东北上学,倒是大姑来看过我们,她留一
钱,然后举家去了北京。
两年转即逝,凭我的成绩,我以为会被分到省医院,没想到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只被分到了区卫生所。
饿肚呀,日本人在的时候没饿过,国民政府的时候没饿过,现在新社会了,却饿了肚
,什么世
呀!
……………………………………
1950年,我十八岁,在呼兰读中。考大学之前,老师找到我,说因为我会讲较
利的俄语,所以学校会保送我到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就读,来询问我的意见。
听说邹大爷最后神状态极差,审问不
任何东西,只会疯癫大笑,嘴里唱着诗:“......你看我接的好不好?少年事,少年狂,半生赴疆;骤雨浊
又何妨,酒过剑锋芒。平生事,何犹记,登
歌一曲;歌我山河今无恙,国泰民安康......”
他送我的东西,我都没有留,唯独一封信,因为
了书签才得以保存。
中,如同在另一个年代沉睡至今,并再也无法醒来。
与它相伴沉睡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我的亲人。
五年后,我的弟弟依礼回到了沈阳,他考中了沈阳农学院。
终于,我考中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我想起我们最后一次友好的交谈,然后他就走了。月亮在他的上镀了层凉而
的
光,将他的背影神奇地雕塑。就好像走的是他的影
,留
的是他的
。而事实是,他的
也走了,留
的,是我印刻在脑海里的幻景。
那封信寥寥数言,笔迹凌乱,字仓皇,上面写着——
他最我了,他把他一生的
,压缩成了十年,一
脑儿给了我,往后就没了。真可惜,我咋就没省着
儿用呢?
亲的宁儿:
落差之大让我有些萎靡不振,我又怨恨起了爸爸,我止不住地想他。
邹大爷最支持我,柳爷爷却举棋不定,可他的已不大好,我又是家里的第一个女状元,他无法
束我。
我是很有几分傲气的,又有与生俱来的大胆,因此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我没有忘记的我对未来职业的愿景,拒绝的话到现在我还记得:“我要一名人民的医生!”
我想念他宽厚的臂膀,想念他对我的纵容和溺,在失去了全
庇护之后,我才懂得我有多
他。
要说我们也起过投奔的念,小叔就混得很好,人在北京,听说
了大官,我一直以为他只会找我爸哭呢。
只恨我生得晚。我治不到他了,那我就去治其他人吧。
我想小叔接济了大姑家,我们再去,未免自讨没趣。我知大姑和我家关系不大好,跟小叔好;我们又没了爸,关系终究没有他们两家近。
而想医生的起因,是柳叔说过,我爸
不好。